911中文 > 武侠修真 > 九品寒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借病扬孝(2)

第二百九十二章 借病扬孝(2) (第1/2页)

从比玉刚才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无论是言语还是生疏的手法,根本不像是伺候过人的。在场的客人们对施惠曾褒扬赞美儿子如何如何孝顺的话很是怀疑。

荀光禄见施惠父子如此情形,猜测施惠今日的相请和刚才所讲的那些话肯定是别有目的。对于施惠前日在朝堂上的不友好,他依旧余气未消。于是便想趁机责难一下这父子二人,泄泄愤。他哂笑一下,对着比玉道“令尊贵体欠安,好在有贤侄你这么孝敬,无微不至地照顾。但同为风寒,却也有不同表现,不知令尊是否有高热表现?是否伴随头痛、喷嚏、流涕?”

这一个冷不防,把比玉问懵了,他哪里了解这些!

施惠也没想到能有客人这么“关心”自己的病情。他在自己贴身侍婢的搀扶下刚起身想去小解,见比玉呆愣着,知其说不出,走出数步,便故意停了一停,用巾帕擤了擤鼻涕,以示提醒,然后才慢慢去了。

“正如荀伯伯所言,我父亲确有上述症状。”

“痰液是清是浊?白色还是黄色?”荀光禄继续问道。

“是......黄色,浊痰。”比玉得不到提醒,只能蒙着说了。

“这就不对吧,大凡有喷嚏、流涕症状者,应该对应是白色清痰,怎么可能是黄色浊痰呢?医者下药方,全凭症状。症状这么混乱,我很好奇药方是怎么下的!听令尊说,这几日的汤药全都是贤侄熬制,老夫我略懂医理,可否告诉我其药方配比,我帮你把把关。”

施惠的汤药都是其房中的侍婢熬制,比玉根本没有伸过手,哪里知道配方!他本来是非常善于辩驳的,可那得看场合,要是探讨玄理等自己感兴趣的事,舌战群儒都可以;可要是像今日这样的不情愿的被迫参与的场合,他是完全不在状态的。他虽然没有亲手熬过药,却也读过一些医书,对于风寒的药方也能说出一点来,很可以应付几句。可是他却不肯敷衍,任凭别人怎么看自己。

面对荀光禄的不怀好意的询问,阿妙和阿妍很想插话来帮比玉。可是这种场合,她们这种做下人的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然而向来牙尖嘴利的阿妍还是忍不住说道“那些药都是下人们拿着医士开的药方从药铺抓好了来的,我家公子只管熬制,怎么知道配比!”

荀光禄瞪了她一眼,斥道“主人间说话,婢子何得插嘴!”

阿妍又羞又气,却没敢再言语。

沉默了片刻,荀光禄又对比玉一难道“人有了年岁,身体肯定日渐羸弱。我与令尊年齿相仿,何尝不是一样的感受?说起年齿,我依稀记得令尊是比我稍逊的,不是一岁就是两岁。敢问令尊今年贵庚?”

“呃......”比玉依旧木木,答不出来。

荀光禄不由冷笑出来“贤侄饱读圣贤之书,岂不闻圣人有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是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此乃做儿女的关心父母最基本的体现。若是连父母的年龄都不知道,还谈什么孝道!”

谁也没料到会有客人如此不顾情面的直白质问,场面一度尴尬。忽见一人拍案而起,仰头大笑道“什么礼教!什么圣人之言!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也。我辈岂能受礼教束缚!”

说话的正是当今清谈领袖王衍。他是崇尚老庄排斥儒教、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旗帜。由于有了醉意,其原本雪白如玉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他并不理会荀光禄,而是走到比玉近前道“贤甥,休要理会这些人。他们全都是俗物,听闻此话实在不爽快。让他们在这里礼教吧,随我去也!”

王衍说着话,晃晃悠悠地就出园去了。比玉在这里正感觉度时如年,早就受够了,见王衍相唤,也不等请示父亲,就要追随王衍出去。阿妙、阿妍害了怕今天这场戏全凭他来演呢,本来就没演好,中途再撂了挑子,那就更完了。二人疾跑几步,左右抓住比玉的胳膊不放。比玉一心只想去追王衍,却被二美缠着不放行,一急之下,将今日的憋屈化为力量,身子往前一闯,二婢只顾狠命地拽着袖子,随着“嘶”的一声,二人各拽断了半只薄衫袖子,往后跌倒在地。等她们爬起身来,已被比玉夺门去了。

今日之客很多都是王衍一流,也不讲究礼数,他们不等跟施惠告辞,直接就走了。等到施惠如厕回来,所请客人已走了大半。听了下人们的描述,才知道刚才生了什么。想不到自己费尽心机的一场谋划,不但没能传播美名,反而还成了笑话。不由地暗自叫苦,愤愤不已。

余下的客人们觉得无趣,也都6续散了。只有一人不为所动,还在自顾自饮。施惠一看,正是王衍的堂兄王戎。

王戎与王衍虽是出自同一世家的兄弟,性格却迥异。王衍清高桀骜,十分鄙视世俗。他不在乎钱,在他口中从来不提“钱”字。妻子为了试探他,特意在他睡觉的时候,用钱将他的床满围了起来。王衍醒来之后,看到周围全都是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信心满满地等着他提“钱”字,谁知王衍却说举却阿堵物——把这些堵路的东西拿开!终究还是没有提“钱”字。

而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却世俗有余而高雅不足。他视财如命,亲女儿向他借了很少的一点钱,他就不高兴,总是给女儿脸色看。亲侄子结婚,他送了一件单衣,事后又马上索要回来。然而魏晋士人都很怪异,跟常人思维不同,不能从某一方面对人做评价。王戎虽然这么自私,却宁可将自己的官爵和家产传给远房的侄子,也不传给自己看不上眼的儿子。

魏晋就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都各有人格特点,礼法在这一时期是最为宽松、最为衰弱的。这从琅琊王氏兄弟身上就可见一斑。

王戎身为司徒,又领着吏部尚书之职,乃是当朝三公,身份显贵。

施惠在朝中可没少仰仗他,怎敢怠慢?于是赶忙过去搭话。

王戎也有了醉意,端着酒杯问他道“你要不要喝几杯?”

最新小说: 临天河 仙道有情义 我送子观音,仙子请留步 开局诈尸:我在修仙界披荆斩棘 剑修也全是阴险狡诈之辈 黑夜的盛宴 避世十年,下山即无敌 灵官楼 异世界最强武夫 我捡到绝世珍宝 筑气剑士 道寰游 浪子不成仙 末代烟云 我可是开派大师兄啊 十法阴阳 天行九歌之风云变幻 神行世间 江湖列传 蕴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