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中文 > 武侠修真 > 九品寒门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奴携婢亡(2)

第三百三十八章 奴携婢亡(2) (第1/2页)

“舒丞,你怎么不问我们访察的结果如何呢?”

“还用问吗?从你们的欢喜样子就看出来了。”

彭惠嘻嘻笑道“果然不错。我去了那个烧陶人家里。他家以前只能吃稀饭,难得一碗白米饭,全家谁也舍不得吃,让来让去的。如今百业兴隆,陶器也供不应求,烧陶的工钱自然上涨了不少。米面是都不缺了,今日他家里来了客,还设了鸡鱼招待。”

钱胜跟着道“我去找的那个布商。百姓们有了钱,都想打扮打扮自己,做几件新衣服穿。那厮如今布匹的销量几近一倍,有时候竟然脱销。商人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利润却是工农所不能比拟的。其每餐几乎都不断酒,肉也是日常了。”

郭堂接着道“我去找的那两个小童。没到他家门口,却见他们两个在巷陌里边吃边玩,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大蒸饼和一个果子吃。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能吃饭的时候,怎么吃都不会饱。可是以前他们只有粟米饭吃,且只给一碗就没有了,如今不但蒸饼管饱,还有应季果子可食。”

“还差一个人呢,也就是左府的那个仆人。”杜坚想起来道。

郭堂瞥了他一眼道“那仆人当时是被主人罚饿肚子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们向外透露。我们若是去左府中找他,岂不是给他找麻烦吗?”

舒晏听后微笑点点头“大户人家的事乱得很,不能代表普通百姓,不去找他也罢。”

彭惠一听急忙反驳道“大户人家不能代表普通百姓,但也算百姓。既然舒丞说我们的食馔标准要参照中等百姓水平,大户人家的主人下人也都要计算在内。”

舒晏知道彭惠拉上大户人家是想多提高生活水平,其实他说的有道理,贫民算百姓,豪门也算百姓。既然把贫民考虑进去,豪门也要考虑进去。这样才好算平均。

“好吧。依你们说我们的食馔该定什么标准合适?”

几个人各抒己见,讨论了一会儿,然后道“还请舒丞决定吧。”

舒晏听完了他们的意见,觉得都很中肯,想了想道“不如这样吧,主食方面就不再限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副食方面每餐还是一凉一热两个素菜。至于荤腥,现在是每月动一次,以后就改为每十天一次。你们觉得怎么样?”

虽然达不到以前的水平,但总比现在好多了。大家俱个欢喜。

“百姓们都有酒喝了,我们的酒是不是也应该解禁了啊?”彭惠有些弱弱地问道。

“百姓们喝酒是因为有钱了。我们府库虽然也充盈了,吃得起酒,但喝酒误事,这个绝不允许!”

彭惠自讨了个没趣,不敢再言。即日起,食馔按照新标准执行。舒晏说话算话,大家当然欢喜。可是舒晏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中,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舒晏虽然在汝阴创造了一个小盛世,然而五胡并起,外部大环境存在巨大隐患。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千年一遇的大乱局已然形成,除非有千年一遇的雄主和治世能臣的组合力挽狂澜,否则,一个地方佐吏是绝不可能扭转天下大局的。他意识到自己的这片小天地也不可能长治久安,不能置身整个大环境之外。

匈奴人迟早会到来。朝廷的保护是指望不上的。汝阴之于匈奴无异于小蛇之于隼鸟,羔羊之于豺狼。但即便不能抵挡,也不能毫无尊严地任人践踏。

要做一只令人畏惧的毒蛇,不能做一只待宰的羔羊。既然朝廷指望不上,那就要自己武装自己。

太康元年平吴之后,天下一统,四海称臣。武帝司马炎以为天下太平,没人能够兴风作浪,可以高枕无忧了,再加上华夏大地经过百余年的混战,人口流离,百业凋敝,生产严重萎缩。基于以上两点,他决定“悉去州郡兵”,也就是解除地方州郡武装,让这些人解甲归田,回乡充斥到生产中去。只在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则只置五十人。凡事有利有弊。解除州郡兵的政策虽然有利于生产,且减轻了朝廷养兵的负担,但是同时也造成一定的弊端。州郡没有武装,就没有震慑力,不用说面对揭竿而起的反叛者,就是面对实力大一点儿的盗贼都有些应付不来。这也是导致此时期天下大乱的一大间接因素。

如今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无力管控地方,下达到地方的各项律令也已形同虚设。各郡基本都处于半自治状态,只要还能上缴一点儿赋税,朝廷就听之任之,任由各显其能,寻求自保。

其实解除州郡兵这项政策实际的实施期间只有数年。早在武帝刚刚驾崩、也就是八王之乱初期,各州郡就已经暗自展自己的武装了。到了如今,一些大的郡都有相当规模的军队了。

以汝阴郡的人口规模和地域广度来讲,在诸郡国中属于偏下水平,理论上应该只有五十人的武装。在比玉、舒晏接手的时候也只数百人。

经过数年的加展,汝阴的人口大量增长,达到二十万左右。去掉老弱妇孺,所有青壮年可以有五六万人。但舒晏深知养兵消耗巨大,这样的小郡,太多的军队是养不起的。况且养兵与生产之间是呈反比的,养的兵越多,生产能力就越下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怎样既能养兵防御,又能保证生产呢?其实先人已经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那就是屯田制。所谓屯田制,就是患于因长期征战所造成的粮草供应不足而采取的出战入耕的模式。战时打仗,平时变身农夫耕田。曹操、司马懿、司马炎等人都玩过屯田,且收效颇丰。

然而屯田的先决条件是有大量的闲置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租给无地的流民或是官奴婢,亦或是军人自种。可是汝阴郡经过这些年的大展,根本没有多少闲置的土地,更没有流民和官奴婢,不可能实行屯田制。

“我们虽然不能实行屯田,但以我们如今的实力来讲,养两万兵是不成问题的。”

就此议题,舒晏正在与同僚们商讨。户曹史郭堂对于郡里的人口及赋税情况最熟悉,所以他敢这样说。

养兵虽然耗费巨大,但大家普遍也都有了忧患意识。并且周围郡国都开始扩充兵力,汝阴郡也要寻求一定的自保能力。

“天下已然如此乱了,该早作防范,招募一些兵壮。毕竟我们可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啊。”主簿杜坚道。

舒晏听了郭堂和杜坚的言,叹道“在朝廷无力顾及地方的当下,保有一定的兵力自卫是必须的,是对百姓负责的体现。以我们如今的实力,养个两万人也不在话下。但是养兵不但耗费钱财,还有碍生产。汉武大帝成就了千古霸业,却也落得个穷兵黩武骂名。我们虽然能够养得起两万兵,但这个负担最终却要落在老百姓身上。百姓们刚过上几天好日子,怎能让他们返贫!”

杜坚想起来道“我有一法,来钱甚快,只怕郡丞不肯实行。”

“你有何妙法,快说说看。”

最新小说: 从养十凶开始,肝成仙道至尊 诡爱 重生之我为仙祖 我乃李二第四子 一剑弑仙 人在神墓,开局加入聊天群 屠狗 苦境:在三台柱身边那些年 大无限神戒 仙子别闹 红楼主沉浮 意气小书生 盛唐太师 聊斋仙志 云仙君 血宋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在王者峡谷做大侠 凡世高手 仙衫